民间借贷关系中担保人让人骗了怎么样处置好
在民间借贷关系中,若担保人发现自己让人骗,最重要且有效的处置方法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担保合同。
《民法典》规定,无论是直同意到欺诈还是遭到第三人的欺诈,只须担保人在违背真实意思的状况下签订了担保合同,且他们了解或应当了解该欺诈行为,担保人均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合同。
2、担保人不承担责任的情形
找法网提醒,担保人在特定情形下可以免除其担保责任。这类情形包含但不限于:
1.担保责任期限已过,此时担保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2.存在法律规定的免责情形,如主合同无效等;
3.主合同在未经保证人赞同的状况下被私自变更,或债务被擅自出售,此时保证人的责任也随之免除;
4.主合同无效,作为从合同的担保合同自然也无效,保证人不需要承担责任。
明确这类不承担责任的情形,能够帮助担保人在面临争议时有效维护自己权益。
担保人让人骗后撤销合同步骤
担保人让人骗后,若决定请求撤销担保合同,需遵循肯定的法律程序。
1.应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交诉讼书,其中应详细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与理由,并附上有关证据。
2.法院将根据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包含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及法庭调解等环节。若调解不成,法院将作出裁决。
这一步骤确保了撤销担保合同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为担保人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