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的债务加入不只对债务承担本身的稳定性影响非常大,而且承担的债务责任也较之连带责任保证要加重很多。怎么分辨第三方是不是为债务加入呢?
在没明确的债务加入的意思表示时,应付债务代偿合同条约进行整体讲解,若第三人与原债务人处于同等的一同偿还债务的地位,及,合同地位两者间无从属关系,、地位并立,且责任承担方法为一同平等偿还债务,应认定为债务加入。
法条链接:
《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
第三人与债务人约定加入债务并公告债权人,或者第三人向债权人表示想加入债务,债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的,债权人可以请求第三人在其想承担的债务范围内和债务人承担连带债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担保规范的讲解》第三十六条:
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差额补足、流动性支持等类似承诺文件作为增信手段,具备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债权人请求第三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保证的有关规定处置。
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的承诺文件,具备加入债务或者与债务人一同承担债务等意思表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为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二条规定的债务加入。
前两款中第三人提供的承诺文件很难确定是保证还是债务加入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它认定为保证。
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的承诺文件不符合前三款规定的情形,债权人请求第三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不影响其依据承诺文件请求第三人履行约定的义务或者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